为搭建家校协同育人的沟通桥梁,帮助2025级新生家长全面了解学院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模式,在2025年新学期开学之际,电子与物联网学院(集成电路学院)于智联楼A106教室隆重举办新生家长接待会。出席本次接待会的有学院党总支书记陈良教授、副书记毛弋教授、副院长熊德明博士、学管科张力科长、2025级新生辅导员及新生家长代表。本次会议以“家校·共育”为核心主题,旨在凝聚家校合力,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家长接待会第一阶段,由学院学管科科长张力老师主持,并对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紧接着,张力老师对“家校通”的绑定流程以及有关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这个平台搭建起了家校之间沟通的桥梁,最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图为学管科科长张力老师主持并讲解家校通绑定流程
随后,学院副院长熊德明博士围绕学院的师资力量与技术平台展开介绍,分享了学院王牌专业建设过程中所做的基础工作与积累,阐述了技术平台为专业教学、科研提供的支持。
紧接着,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毛弋教授围绕育人理念讲述了育人不仅是教知识、练技术,更重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助力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成长为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图为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毛弋教授发言
最后,学院党总支书记陈良教授提出“学业成绩绝非评判学生价值的唯一标尺,精湛的技术能力同样是成就人才的核心路径”的观点。这样的观点引发了家长们的深度共鸣,不仅打破了部分家长对“唯分数论”的固有认知,更让他们清晰理解了学校“双线并行”的培养现场工程师的逻辑:即一方面紧抓学业知识传授以筑牢学生文化素养与认知基础、确保其具备持续学习和理解世界的底层能力;另一方面将技术打磨置于人才培养关键位置,并通过系统化实践教学与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可直接对接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技能。而这种“知识+技能”并重的培养方向,本质上是为学生长远发展谋篇布局,既规避了“空有理论无实践能力”的成长短板,也通过技术能力沉淀为他们未来步入社会,应对职场竞争铺设了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了“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目标。

图为学院党总支书记陈良教授发言
接待会的第二阶段,由学院志愿者团队带领家长们先后参观“世界技能大赛光电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陈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及“硅光子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中心”。参观过程中,各个工作室老师通过现场讲解、实例演示等方式,向家长普及专业技术知识,生动展现了学院的实践教学资源与科研实力,家长也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不时驻足提问,进一步加深了对孩子所学专业的认知。

图为家长参观世界技能大赛光电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

图为张轻越老师为家长介绍陈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本次家长接待会结束后,家长们充分感受到学院在师资建设与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成效,让家长对孩子未来的学习环境与成长平台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相信在老师们的精心培养下,学生能成为一个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社会发展、民族进步添砖加瓦。
(电子与物联网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学管科 供稿)